
標題: [ST LINE] 《奔》ST-Line‧1116夜戰山城報告 [列印本頁]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8 06:11 PM 標題: 《奔》ST-Line‧1116夜戰山城報告
「轟轟轟!」排氣管的聲浪在山野間迴盪,
蓄勢待發的車燈,光束在暗夜穿透冷風,
喧囂的休息站,車友準備征戰台灣北山道。
凌晨一點左右,車友們陸續啟動引擎,
「今天的路線到了山頭的岔路口,左轉往東!」無線電傳來確認路線的聲音,
這夜甚是熱鬧,因為除了ST-Line的隊友外,
有隊友帶了霹靂馬車隊的朋友一起來交流,
50多輛FOCUS,把整個休息站前停車場擠滿,
一輛綠色藍寶基尼跟福特野馬緩緩進入休息站,但是前停車場停滿了,
所以只得繞到後停車場。
走小格頭出發時,霹靂馬車隊禮貌性地走在後方,
小格頭路線,全長8公里,如果從休息站開始計算,全程12公里,
這段路,彎多、路寬,適合中低速的練車路線。
一整牌的車燈,幾乎都車貼車地在彎道中疾走,
前導的JF、小鄧、鞭神在前面彷彿驅趕著什麼,
過彎甚是暢快,
沒多久,進入路底,左上坡髮夾彎,準備進入小格頭中最致命的R型彎。
「頭車過R型彎,後車速度放慢,注意路況,彎中有彎,不要太快急踩油門!」
所有車陸續劃過這個彎道,
假如可以從夜空往下看的話,
大家的車燈光束,鐵定是在山上畫出一個炫麗的「R」字。
JF跟小鄧、鞭神等人,很快抵達小格頭的岔路口,
因為山上突然飄雨,許多換上半熱熔、熱熔胎的人,擔心路面濕滑,無法發揮。
「改路線吧!」鞭神提議往南走,到雨勢被中央山脈阻隔的地方。
就在此時,霹靂馬車隊車友說:「好像聽見你們有人出狀況。」
阿昌、好變態緊急回頭察看,不多時,阿剛也下山瞭解,
因為人太多,所以其他人隨即啟動下山,
往南急駛而去。
霹靂馬車隊也有不少車種,
其中有一輛硬皮鯊以及暴改的喜美,
在高速行駛時,性能相當猛烈,
出隧道,前面幾台車傳來高亢的排氣管聲浪,
只見小鄧、鞭神、硬皮鯊、喜美幾台車衝了出去,
小鄧、鞭神一馬當先,
硬皮鯊追趕在後,我跟在硬皮鯊後面,飛起的石子,打得我新引擎蓋滿臉豆花,
「媽的,會被打死。」緊急換了車道,「哇!這個車道前車也是熱熔胎!」
這樣左換右換,真的還很不好找位置。
急馳的時間一下就過去了,大家意猶未盡之時,
下了匝道,往山路的起點前去。
這天跑的這段山道,
之前已經去過好幾次,
全段約20公里左右,
以高速彎居多,中段上坡時,連續的U型、S型彎不少,髮夾彎好像沒有的樣子,
因此對於大馬力的車有相對優勢,
因為車多,所以一到入口處,各車隨即紛紛上路,
小鄧衝到入口,到了頭車的位置,隨即一路往前衝。
小鄧這天換上RACE+的模式,出彎後,原本加速性不錯,
但是ESP過於敏感,頻頻介入,導致他出彎踩油門時,遲個三、四秒才有反應,
隨著彎道數增加、彎與彎之間的直線變短,
小鄧逐漸拉開車隊,往無名的山巔上奔馳而去。
此時,後方出現四盞強烈的光芒,
連續S型的上坡彎道中,速度異常地快!
是硬皮鯊!
四輪驅動的硬皮鯊,在山道上果然刁鑽,
硬皮鯊在彎中盯了上來,約莫兩個彎左右,
自知擋住了他的去路,不過他很禮貌地沒有硬超車,
我趕緊靠邊放慢速度,
只見他在彎中快速超車,隨即向下一個S型上坡彎道奔馳而去,
不一會兒的時間,抓住的小鄧的屁股,
小鄧見車來追,潛力彷彿被激發出來一般,
又將速度推了上去,
兩人纏鬥不到20秒,就消失在我的眼界,
只能說,真是快!
大家抵達山上的便利店,小做歇息後,
霹靂馬車隊先行下山,
從一開始的30車,到出發後部分車友留下來幫忙處理事故,
一路下來,僅約剩15台車繼續狂馳。
時間兩點五十分,
一票人又急馳下山,
小鄧、鞭神兩車玩得不亦樂乎,
不一會兒,就飛馳到好幾個彎道之外,
看也看不到。
事後小鄧有檢討一下夜跑狀況,
他說硬皮鯊上來時,因為上了RACE+,所以ESP頻頻做動,
導致出彎油門要四秒左右才有反應,
在第一時間的加速力道不足,
另外,他測試新換上的INVO新胎,他的感覺是,跟原廠CSC2差不多,
抓地力比GSD3差。
這部分我是覺得有點怪,
因為我車上的INVO不像他所敘述的那樣滑,
覺得比CSC2優異很多,
可能是我的速度沒那麼快吧。
作者:
哇基隆人 時間: 2007-11-18 07:10 PM
INVO我是沒用過,可是GSD3在濕地及乾地表現真的沒話說!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07-11-18 07:48 PM
看來昨天又是一場愉快的交流了..........
下次定聚要想辦法空出時間來參加.............
作者:
藍少爺 時間: 2007-11-18 08:06 PM
我昨天是用新避震器 想試試山到感覺 可能還不適應新避震器的作動方式 所以跑的不是很順暢 上小格頭還敲到排氣管 結果下山就發現 排氣管管壁破了 頓時成了直通管 吵使人了
等我避震器調整好 再上山試試囉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8 08:17 PM
原帖由
藍少爺 於 2007-11-18 08

PM 發表
我昨天是用新避震器 想試試山到感覺 可能還不適應新避震器的作動方式 所以跑的不是很順暢 上小格頭還敲到排氣管 結果下山就發現 排氣管管壁破了 頓時成了直通管 吵使人了

等我避震器調整好 再上山試試囉
換什麼避震器?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8 08:28 PM
劣大
新的引擎蓋有變豆花嗎
小弟很樂意接收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8 08:36 PM
原帖由
Stanley 於 2007-11-18 08

PM 發表
劣大
新的引擎蓋有變豆花嗎
小弟很樂意接收
沒有變豆花啦,
我有特別檢查一下,
嘿嘿,沒被打傷。
如果真的要接收,要等我上全卡繃的,或換回原廠的,
先讓我過癮一下。
而且,要接收的話,紅車比較好,
起碼不用再重新內外烤漆。
請問,
少個七、八公斤,對山道操控有影響嗎?
作者:
kawayi 時間: 2007-11-18 08:45 PM
原帖由
Stanley 於 2007-11-18 08

PM 發表
劣大
新的引擎蓋有變豆花嗎
小弟很樂意接收
那你機會渺茫了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8 08:48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8 20:36 發表
沒有變豆花啦,
我有特別檢查一下,
嘿嘿,沒被打傷。
如果真的要接收,要等我上全卡繃的,或換回原廠的,
先讓我過癮一下。
而且,要接收的話,紅車比較好,
起碼不用再重新內外烤漆。
請問,
...
小弟個人的愚見
以ST的動力來說
引擎蓋少了7.8KG
影響不大
如以2.0來說
效果會差較多一點點
引擎蓋是一整片
不像是電瓶
不是在左邊就是右邊
所以會有配重的問題
引擎蓋
重量會較平均
但引擎蓋上開孔
的確對引擎的散熱大大有益
有不對的地方請諸位高手不吝指教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8 08:50 PM
原帖由
kawayi 於 2007-11-18 20:45 發表
那你機會渺茫了
桓哥~好巧
你的也是紅的耶
肖想喔
作者:
kawayi 時間: 2007-11-18 08:56 PM
原帖由
Stanley 於 2007-11-18 08:50 PM 發表
桓哥~好巧
你的也是紅的耶
肖想喔
剛好紅色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8 09:08 PM
我先把模式換到RACE,
再到山道測試看看,
究竟是ESP太過敏感,還是輪胎抓地不佳,
也有可能是磨合期還沒過!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8 09:15 PM
原帖由 <i>Stanley</i> 於 2007-11-18 08:48 PM 發表<br />
<br />
小弟個人的愚見<br />
<br />
以ST的動力來說<br />
<br />
引擎蓋少了7.8KG<br />
<br />
影響不大<br />
<br />
如以2.0來說<br />
<br />
效果會差較多一點點<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引擎蓋是一整片<br />
<br />
不像是電瓶<br />
<br />
不是在左邊就是右邊<br />
<br />
所以會有配重的問題<br />
<br />
...
<br />
動力來說的確不會影響ST太多,
最大的好處應還是減少推頭機率,
但車頭輕量化的代價好似很高!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8 09:24 PM
這個問題可能要請賣課湖來計算看看,
我初步的揣測是,
假如過彎時,離心力是1G或2G,(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多少G)
那麼每減少一公斤,差異是什麼?
時速80或時速100或時速130差異又是如何?
假如可以計算出來的話,比較好研究。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8 09:28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18 21:15 發表
<br />
動力來說的確不會影響ST太多,
最大的好處應還是減少推頭機率,
但車頭輕量化的代價好似很高!
但像鄧瘋會有推頭的困擾嗎
我是常常被問這個問題啦
我的意思是
大部分推頭會產生
80~90%都是在彎中煞車才會產生
假如進彎點對了
相對還未到出彎點油門即可一拜
不就沒推頭的疑慮
SO.......無論是煞車點
進彎點
出彎點
或是路線的選擇
都是相輔相成的
以上愚見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8 09:35 PM
假設同一車重,A車前面較重,B車較平均,
兩車入彎的側傾慣性如何?
賣哥哥請解答吧!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8 09:43 PM
車頭的慣性,
是不是應該是重力加速度,
越重,重力加速度所造成的慣性越大,
推頭應該是因慣性造成無法改變方向導致,
減輕重量,讓慣性變小,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有沒有錯誤?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8 09:49 PM
原帖由 <i>Stanley</i> 於 2007-11-18 09<img src="images/smilies/z28.gif" smilieid="55" border="0" alt="" /> PM 發表<br />
<br />
但像鄧瘋會有推頭的困擾嗎<br />
<br />
我是常常被問這個問題啦<br />
<br />
我的意思是<br />
<br />
大部分推頭會產生<br />
<br />
80~90%都是在彎中煞車才會產生<br />
<br />
假如進彎點對了<br />
<br />
相對還未到出彎點油門即可一拜<br />
<br />
不就沒推頭的疑慮<br />
<br />
SO. ...
<br />
我當然會有推頭的困擾,你的技術比較好所以較容易克服,
我的駕駛方式已經和3個月前不同了,
以前彎中點煞有時能輔助甩尾,順利過彎,
現在過彎降檔拼命灌油門,要把車頭帶回,
應該是類似小廖的開法,但前題是前輪要夠黏!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8 11:05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18 21:49 發表
<br />
我當然會有推頭的困擾,你的技術比較好所以較容易克服,
我的駕駛方式已經和3個月前不同了,
以前彎中點煞有時能輔助甩尾,順利過彎,
現在過彎降檔拼命灌油門,要把車頭帶回,
應該是類似小廖的開法 ...
週四(11/22)有空嗎
作者:
boss19771216 時間: 2007-11-18 11:10 PM
原帖由
Stanley 於 2007-11-18 11

PM 發表
週四(11/22)有空嗎
又要狂練嚕喔.......:18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8 11:11 PM
原帖由 <i>Stanley</i> 於 2007-11-18 11<img src="images/smilies/05.gif" smilieid="40" border="0" alt="" /> PM 發表<br />
<br />
週四(11/22)有空嗎<img src="images/smilies/tongue.gif" smilieid="8" border="0" alt="" />
<br />
想幹麻?
採香蕉嗎?
作者:
藍少爺 時間: 2007-11-18 11:21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8 20

發表
換什麼避震器?
kc那邊裝的 據說是準備要登廣告的新避震器 類似wrc彈簧設計 目前還在適應中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9 12:04 AM
原帖由
藍少爺 於 2007-11-18 11

PM 發表
kc那邊裝的 據說是準備要登廣告的新避震器 類似wrc彈簧設計 目前還在適應中
新的廠牌嗎?
WRC彈簧設計?
昨天開起來的感覺如何?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19 12:14 AM
推頭是入彎太快造成ㄉ
灣中點煞是把重心移到前面增加抓地力
後驅車可用灣中補油和方向盤控制來改變行進方向
但前驅車一旦前輪失去抓地力在灣中是無能為力ㄉ
除ㄌ收油或踩煞車讓前輪抓地力恢復以外別無他法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19 12:17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8 09:43 PM 發表
車頭的慣性,
是不是應該是重力加速度,
越重,重力加速度所造成的慣性越大,
推頭應該是因慣性造成無法改變方向導致,
減輕重量,讓慣性變小,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有沒有錯誤?
沒錯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19 12:33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8 08:36 PM 發表
沒有變豆花啦,
我有特別檢查一下,
嘿嘿,沒被打傷。
如果真的要接收,要等我上全卡繃的,或換回原廠的,
先讓我過癮一下。
而且,要接收的話,紅車比較好,
起碼不用再重新內外烤漆。
請問,
...
多多少少都有幫助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9 12:37 AM
原帖由 drager 於 2007-11-19 12:33 AM 發表
多多少少都有幫助
你不是有製作全卡繃的嗎?
一片多少錢?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19 12:45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9 12:37 AM 發表
你不是有製作全卡繃的嗎?
一片多少錢?
那是從美國買回來ㄉ
大約一萬八台幣
坐長榮頭等艙一萬六
關稅九千
橕杆加釦子又七千
你可以找多一點人一起出錢找廠商開模
這樣就便宜很多
作者:
台北Mark 時間: 2007-11-19 01:21 AM
原帖由 drager 於 2007-11-19 12:45 AM 發表
那是從美國買回來ㄉ
大約一萬八台幣
坐長榮頭等艙一萬六
關稅九千
橕杆加釦子又七千
你可以找多一點人一起出錢找廠商開模
這樣就便宜很多
東加西加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作者:
藍少爺 時間: 2007-11-19 10:24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9 00

發表
新的廠牌嗎?
WRC彈簧設計?
昨天開起來的感覺如何?
廠牌較甚麼名字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是高雄那邊的工廠做出來了 是2006越野賽冠軍車手代言 彈簧是錐形設計 彈簧原周直徑上大下小 彈簧間格上疏下密 平路上開真的很不錯 坑洞處理上很細膩 抑制彈跳的能力也很不錯 高低可調 七段軟硬可調 每一段感受都很明顯 唯一缺點就是必須留用原廠上座 現在擔心上座 承受能力不足 可能會破掉 其他暫時還在接受範圍內 目前還在測試耐用度 那天開起來還不是很順手 有點抓不到感覺 可能我之前的避震器真的太硬了 彈簧行程又短 所以兩者感覺很不一樣 可能以後開法也會有所改變 等我多開幾次山道 再跟你們報告感覺吧
作者:
我愛小佛 時間: 2007-11-19 01:01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18 09:49 PM 發表
<br />
我當然會有推頭的困擾,你的技術比較好所以較容易克服,
我的駕駛方式已經和3個月前不同了,
以前彎中點煞有時能輔助甩尾,順利過彎,
現在過彎降檔拼命灌油門,要把車頭帶回,
應該是類似小廖的開法 ...
又邁入另一個境界了!
作者:
jacky63 時間: 2007-11-19 01:19 PM
原帖由 我愛小佛 於 2007-11-19 01:01 PM 發表
又邁入另一個境界了!
借個id發言
鄧爺又進入神的境界了

作者:
浪蕩水 時間: 2007-11-19 02:38 PM
唉唉唉 ......又沒有人揪我了....難過..失落.空虛..覺得冷....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9 02:47 PM
原帖由
jacky63 於 2007-11-19 01

PM 發表
借個id發言
鄧爺又進入神的境界了
你們這些壞朋友別害我被電:18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9 02:50 PM
原帖由
浪蕩水 於 2007-11-19 02:38 PM 發表
唉唉唉 ......又沒有人揪我了....難過..失落.空虛..覺得冷....
水哥的境界才是出神入化,
難怪覺得空虛.....覺得冷.....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9 02:57 PM
害你被電,
這樣我們才可以觀摩到更多高手中的高手,
技術才有進步的一天。
小鄧,你就勉為其難讓大家陷害一下吧!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9 03:22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9 02:57 PM 發表
害你被電,
這樣我們才可以觀摩到更多高手中的高手,
技術才有進步的一天。
小鄧,你就勉為其難讓大家陷害一下吧!
無言中!
作者:
無限Focus 時間: 2007-11-19 03:23 PM
原帖由
drager 於 2007-11-19 12

AM 發表
推頭是入彎太快造成ㄉ
灣中點煞是把重心移到前面增加抓地力
後驅車可用灣中補油和方向盤控制來改變行進方向
但前驅車一旦前輪失去抓地力在灣中是無能為力ㄉ
除ㄌ收油或踩煞車讓前輪抓地力恢復以外別無他法
恩~原來是這樣阿~贊同!
說的很有道理耶~多謝!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9 03:26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19 15

發表

無言中!
鄧瘋耶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19 03:29 PM
原帖由
Stanley 於 2007-11-19 03

PM 發表
鄧瘋耶
再這麼下去我真的會發瘋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19 03:31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19 15

發表
再這麼下去我真的會發瘋
我笑了
作者:
berlin 時間: 2007-11-19 04:57 PM
事後小鄧有檢討一下夜跑狀況,
他說硬皮鯊上來時,因為上了RACE+,所以ESP頻頻做動,
導致出彎油門要四秒左右才有反應,
在第一時間的加速力道不足,
另外,他測試新換上的INVO新胎,他的感覺是,跟原廠CSC2差不多,
抓地力比GSD3差。
小鄧的說法跟誌明一樣,上次誌明開我的車跑136也是這麼說,但後來換我開就沒這問題;我認為是開車的習慣以往alfa的車因為是NA車扭力不足,須以高轉數獲取過彎時的扭力;都習慣於過彎前先降檔以全油門過彎,拉到紅線換檔,用扭力拉車頭修正路線;但我認為如果沒換熱熔胎或AD07 / RE01-R這類的胎我們的車車不適合如此;後來跟誌明討論我們的車扭力超過30,車重超過1400KG,沒配LSD,建議過彎以最大扭力輸出轉速為主,像我的車最大扭力30從2000~5500轉,我大概會以2500~4500完成過彎然後換檔,我試過入彎4000一路拉到6500不會比較快(輪胎打滑TCS作動),136後段我有試給誌明看,我以三檔及二檔完成彎道比較三檔比較快又省事(不用頻頻換檔);這是我換車10個月30000公里的心得.
作者:
steven-laio 時間: 2007-11-19 06:51 PM
原帖由
浪蕩水 於 2007-11-19 02:38 PM 發表
唉唉唉 ......又沒有人揪我了....難過..失落.空虛..覺得冷....
水哥好
您無敵最寂寞,我們在後頭蝦餃或......下次
記得等等我們阿!!!!!
不然
我又尿尿了
作者:
steven-laio 時間: 2007-11-19 06:52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19 02:50 PM 發表
水哥的境界才是出神入化,
難怪覺得空虛.....覺得冷.....
鄧爺好................................
快阿!!!!
:&30 :&30 :&30 :&30 緊酸!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19 11:34 PM
原帖由
藍少爺 於 2007-11-19 10

AM 發表
廠牌較甚麼名字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是高雄那邊的工廠做出來了 是2006越野賽冠軍車手代言 彈簧是錐形設計 彈簧原周直徑上大下小 彈簧間格上疏下密 平路上開真的很不錯 坑洞處理上很細膩 抑制彈跳的能力也很 ...
這種彈簧的設計,
應該是車身測傾度是以等比級數的方式遞減,
也就是說,一開始側傾時,會感覺幅度很大,但是會隨著彈簧被壓縮而減緩傾的狀況,
也許,因為如此,而在一般道路感覺舒服,
但山道上,轉彎一急扯,發現跟以前的感覺不一樣,而趕緊收手。
如果習慣了,應該會很好開,
坑洞處理細膩的話,高速過彎遇到坑洞時,
比較不會彎中抓不到地。
感覺上,或許是大家可以考慮的避震器,
等你寫報告了。
作者:
sheknows 時間: 2007-11-20 04:04 AM
原帖由 berlin 於 2007-11-19 04:57 PM 發表
小鄧的說法跟誌明一樣,上次誌明開我的車跑136也是這麼說,但後來換我開就沒這問題;我認為是開車的習慣以往alfa的車因為是NA車扭力不足,須以高轉數獲取過彎時的扭力;都習慣於過彎前先降檔以全油門過彎,拉到紅 ...
同柏林大...
大扭力(如T車)搶出彎就好,保持在扭力高原出彎較輕鬆
小扭力(非大CC數NA車)需搶入彎速度才更需要維持高轉(也是為了出彎扭力)入彎,不過我倒沒這樣開過...動了縮心手術了...囧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20 10:51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19 02:57 PM 發表
害你被電,
這樣我們才可以觀摩到更多高手中的高手,
技術才有進步的一天。
小鄧,你就勉為其難讓大家陷害一下吧!
你快找時間去研究一下裝機油冷的可能性吧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23 02:09 AM
剛剛跟小徐再戰台七乙,
上下來回兩趟,
只有3個感想!
地乾.車少.沒警察!
作者:
我愛小佛 時間: 2007-11-23 02:23 A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23 02

AM 發表
剛剛跟小徐再戰台七乙,
上下來回兩趟,
只有3個感想!
地乾.車少.沒警察!
真舒服!
作者:
0919253822 時間: 2007-11-23 02:30 A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23 02

AM 發表
剛剛跟小徐再戰台七乙,
上下來回兩趟,
只有3個感想!
地乾.車少.沒警察!
先跟小鄧說聲抱歉~~情況混亂
我也只有三個感想
霧大.雨大.很滑溜
我射了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23 02:41 AM
原帖由 <i>0919253822</i> 於 2007-11-23 02

AM 發表<br />
<br />
先跟小鄧說聲抱歉~~情況混亂<img src="images/smilies/022.gif" smilieid="36" border="0" alt="" /> <br />
<br />
<br />
我也只有三個感想<br />
<br />
霧大.雨大.很滑溜<br />
<br />
我射了
<br />
千萬別這麼說,是我比較不合群啦!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07-11-23 02:44 A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23 02:41 發表
<br />
千萬別這麼說,是我比較不合群啦!
I'm so sorry
作者:
0919253822 時間: 2007-11-23 02:44 AM
哥哥~~~~~~~~~言重了
下次在好好招待你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2:46 AM
我老早就跟小鄧說石碇有下雨了,
因為內湖都在下雨,
石碇一定下更大,
小鄧去跑台七乙是正確的。
下雨遊車河是很悶的!
作者:
0919253822 時間: 2007-11-23 02:51 AM
列大
不是石碇~~~
是更滑溜的賞景名地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2:54 AM
原帖由 0919253822 於 2007-11-23 02:51 AM 發表
列大
不是石碇~~~
是更滑溜的賞景名地
北宜不是嗎?
作者:
0919253822 時間: 2007-11-23 02:56 AM
風蕭蕭兮亦水寒,溫泉一泡起不來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23 03:00 AM
原帖由 <i>lenin</i> 於 2007-11-23 02:54 AM 發表<br />
<br />
<br />
北宜不是嗎?
<br />
陽金~
作者:
小徐(MAX) 時間: 2007-11-23 03:06 AM
謝謝鄧哥的一對一教學 讓我收穫不少 為此我剛剛開了一瓶97年的紅酒 邊喝邊想 以後因該酒少喝 多喝點汽油才是!!!!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23 03:12 AM
原帖由 <i>小徐(MAX)</i> 於 2007-11-23 03<img src="images/smilies/06.gif" smilieid="43" border="0" alt="" /> AM 發表<br />
謝謝鄧哥的一對一教學 讓我收穫不少 為此我剛剛開了一瓶97年的紅酒 邊喝邊想 以後因該酒少喝 多喝點汽油才是!!!!
<br />
97年的:
徐哥每個人的風格不同,順暢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我愛小佛 時間: 2007-11-23 03:12 AM
原帖由
小徐(MAX) 於 2007-11-23 03

AM 發表
謝謝鄧哥的一對一教學 讓我收穫不少 為此我剛剛開了一瓶97年的紅酒 邊喝邊想 以後因該酒少喝 多喝點汽油才是!!!!
教你呸車,你要回報感恩的,
拿手的是...........喝酒啦!
97年香港回歸喔!

作者:
小鄧 時間: 2007-11-23 03:16 AM
原帖由 <i>我愛小佛</i> 於 2007-11-23 03<img src="images/smilies/12.gif" smilieid="31" border="0" alt="" /> AM 發表<br />
<br />
教你呸車,你要回報感恩的,<br />
拿手的是...........喝酒啦!<br />
97年香港回歸喔!<br />
<img src="images/smilies/mad.gif" smilieid="11" border="0" alt="" /> <img src="images/smilies/mad.gif" smilieid="11" border="0" alt="" />
<br />
TOM一起乾啦!
作者:
小徐(MAX) 時間: 2007-11-23 03:16 AM
之前坐過TOM JF 小鄧開的車 沒錯 每個人開車的風格不同 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作者:
小徐(MAX) 時間: 2007-11-23 03:18 AM
之前開過不少車 加入ST-LINE 讓我學習什麼叫山路!!!!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3:21 AM
JF跟小鄧也是我學習的對象,
真羨慕小徐有去跑。
作者:
我愛小佛 時間: 2007-11-23 03:21 A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23 03

AM 發表
<br />
TOM一起乾啦!
我袜醉袜醉,請你開車來載我.......
小的我茫了。乾啦

作者:
小徐(MAX) 時間: 2007-11-23 03:23 AM
LENIN哥 我最敬佩人的是你 我覺得你對一件事的執著是我所不及的!!!!!!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3:37 AM
原帖由
小徐(MAX) 於 2007-11-23 03

AM 發表
LENIN哥 我最敬佩人的是你 我覺得你對一件事的執著是我所不及的!!!!!!
開不好,又愛開,
沒什麼好敬佩啦。
作者:
小徐(MAX) 時間: 2007-11-23 03:47 AM
教學相長!!!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3:56 AM
原帖由 小徐(MAX) 於 2007-11-23 03:47 AM 發表
教學相長!!!
小徐:
上渦輪吧!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23 04:02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3 02:46 AM 發表
我老早就跟小鄧說石碇有下雨了,
因為內湖都在下雨,
石碇一定下更大,
小鄧去跑台七乙是正確的。
下雨遊車河是很悶的!
早知道就不睡跟去跑一下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23 04:04 AM
大家看看不要鞭太用力
要跑的順與快
我認為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探討
就是駕駛技術和觀念與改裝配備
其中又以駕駛技術與觀念為從重要
就跟櫻木花道說的一樣 左手只是輔助
山路也是 改裝配備只是輔助 重點比較放再路線的選擇以及重心轉移的體會
以下就分成兩個方面來探討
1駕駛技術與觀念
每一台車除了競技取向的跑車以外
一般的市售車原廠所給的設定
一定都是偏向舒適取向
輪胎與煞車的等級必定不會太高
但是這樣的設定卻是最好培養正確的操駕觀念的時候
因為在輪胎與煞車等級不高的情況下
如何在直線底做好充足的煞車與選擇正確的路線精準的過彎
會比改裝車來的更有難度
***入彎慢出彎快***
這簡單的六個字可能每個人都聽過
但是要完全做到卻是十分的困難
往往會因為路況的不熟悉 或是一時殺紅了眼(油門捨不得放)
造成瞬間車身丟進彎道再在彎中踩煞車修正路線
把自己弄進一個危險的狀態中(很多人都以為越激烈的側向G值代表過彎速度越快)
輪胎叫的越大聲不代表你過彎速度越快
慘叫通常是代表你過彎路線的錯誤或是進彎速度的過快(也可能是方向盤轉向過多)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在直線底煞好車選擇最平滑的過彎路線(若是路況允許可稍微吃對向路面把彎道拉直)
油門不必貪多
因為前輪驅動的車 車重很大一部分在車頭 充足的煞車使你重心轉移至前方
讓前兩輪有較好的抓地力與指向性 過早補油門會使車身重心瞬間後移
使車頭浮起造成前輪的指向性喪失或是造成彎中推頭
正確的操駕應該是在未通過彎頂點前油門保持含住狀態(或是全放掉視彎中速度而定)
讓車身保持一個平穩的動態 通過彎頂點時選擇好出彎路線
油門一拜 方向盤不必刻意去把他回正 全油門的扭力轉向的力量就會使你車身自然拉直
劃過一個完美的弧線通過彎道
方向盤轉向角度越小越順過彎的速度自然最快
2 改裝配備探討
***操控界面部分***
1方向盤部分
如何正確使用方向盤也是山路要跑的好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很多人會使去改裝小直徑的MOMO方向盤 就是要使方向盤的使用更精準
方向盤握的時候不可以握太緊
盡量保持在一個柔順的手感上
遇到大角度的彎要轉較多方向盤時 轉動時不要使雙手交叉
盡量使用接送式的方式來轉動方向盤
舉個例子
假設一個大角度的右彎
雙手本來握在三點鐘與九點鐘的方向
雙手一起向右轉當左手轉到十二點鐘方向時
右手應該要從六點鐘方向順勢滑回三點鐘方向(此時方向盤的操控力道主要是在左手上)
當右手回到三點鐘方向時左手把工作交給右手
並且左手再回到九點鐘方向如果彎真的過大就是用同樣的邏輯去反覆
避免一手大幅度轉方向盤造成兩手的交叉使得方向盤的轉向不精準與粗糙
2坐姿與椅子部分
一張好的椅子應該要符合良好的人體工學
讓你的雙手雙腳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操縱方向盤與油門
椅子不可離方向盤過遠也不可以過近
椅背不可過斜影響判斷前方視線
3懸吊
降低的懸吊與加強的組尼將有助於抑制過彎時車身的左右擺動
使車身保持平穩
但是避震器的設定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山路的路況通常不會太平整
過硬得避陣器只會造成車深的過度彈跳使得操控的信心度下降
選擇吸震效果良好且可以迅速作動反應的懸吊
會使山路駕駛事半功倍
很多人覺得山路駕駛側傾會使駕駛人信心度的降低
但是適當的側傾卻是必要的
重心轉移的過程如果懸吊把所有的力量都撐住了
那會把多餘的力轉嫁到輪胎與底盤上
這時候如果輪胎等級不夠高 反而會造成車身的過度滑移
這也是很多人為何改了懸吊以後就絕得輪胎不堪用的原因
(也或許是因為側傾的變小讓駕駛人以為可以用更大的角度與更快速度過彎
忽略了路線與煞車的選擇反而速度也快不上來)
4輪胎
輪胎應該是山路駕駛改裝項目裡面最值得投資的一部分
好的山路胎會帶給駕駛人很多的路面回饋以及過彎信心
但是好的輪胎通常所費不咨
如果你的預算有限 平價的性能輪胎一樣也是可以開的很有樂趣
剛換上一組好的輪胎以後
很多人也一樣會犯了改裝懸吊一樣的錯
抓地力的增強會讓駕駛人以為又可以用更大的轉向角度與更快的速度過彎
理論上是沒錯的
不過我認為好的輪胎應該是輔助你的過彎還不是讓你依賴他來過彎
很多駕駛人不用好的熱溶胎他就不會開車了
這是因為他太過依賴強大的抓力卻忽略了開山路的基本路線與煞車
好的胎友好的胎的開法 差的胎有差的胎的開法
觀念都是一樣的 只是看你能不能去適應他與駕馭他
只要胎面是正常的 沒有破沒有過期
都是好的輪胎
惡法亦法 濫胎亦胎 這是一樣的道理
後記
正如一開始所提
改裝的配備只是輔助你過彎的工具
正確的駕駛觀念才是每個駕駛人應該去追求的
現在的車都越做越好
安全配備也用來越多
很多人都不先強化自己的駕駛技術
卻一味的花大錢下去改裝或是買更好更貴的車
跑不好在怪車不夠快或是配備不夠好
山路駕駛裡面 你在大的馬力沒有技術與觀念
一樣只是淪落為山溝下的亡魂 傷財也傷心
練習駕駛的技術不花一毛錢 但是花你的時間
學會了體會車身的重心轉移 不管你開家庭房車抑或是超級跑車
相信都是可以讓你安全且快速入門操控的最佳捷徑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4:57 AM
感謝鞭神的這邊心得分享,
一邊看,
一邊去想自己在山道上的一些駕駛狀況,
覺得還有很多要修正的地方。
把避震器重新改回原廠後,
其實有很多的心得與感想,
改避震前,知道練路線的重要,
但是改回來後,才比較細心去想路線的問題,
因為,一個比較軟的懸吊,跟比較硬的懸吊,
感覺上,好像硬一點好,因為側傾小,
側傾小讓人誤以為再安全的範圍內,
換回原廠後,側傾大,才去測試一樣的彎,不同的路線,傾的狀況不一樣。
懸吊硬,作動如果來不及反應,
常出現彎中騰空側滑的狀況,
現在懸吊軟,這種狀況不復見,反而覺得更好過彎。
每次談到開山路,
大部分的人第一個反應是,應該先換避震器,
不然一定「不夠」。
現在想想,其實最不夠的,大多是技術,
不是車子的配備。
現階段,沒太多銀兩去換太高檔的東西來練習,
因此想先用原廠避震重新體驗,
等到自己覺得技術稍有長進,
屆時再換覺得OK的避震器,
才不會浪費了一組好的避震器。
看完之後,
又好想去練車喔!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23 10:09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3 04:57 AM 發表
感謝鞭神的這邊心得分享,
一邊看,
一邊去想自己在山道上的一些駕駛狀況,
覺得還有很多要修正的地方。
把避震器重新改回原廠後,
其實有很多的心得與感想,
改避震前,知道練路線的重要,
但是改回來 ...

作者:
Rex 時間: 2007-11-23 01:20 PM
原帖由
drager 於 2007-11-23 04

發表
大家看看不要鞭太用力
要跑的順與快
我認為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探討
就是駕駛技術和觀念與改裝配備
其中又以駕駛技術與觀念為從重要
就跟櫻木花道說的一樣 左手只是輔助
山路也是 改裝配備只是輔助 重點 ...
為什麼我是老杯杯

作者:
a491396076 時間: 2007-11-23 01:29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3 04:57 AM 發表
感謝鞭神的這邊心得分享,
一邊看,
一邊去想自己在山道上的一些駕駛狀況,
覺得還有很多要修正的地方。
把避震器重新改回原廠後,
其實有很多的心得與感想,
改避震前,知道練路線的重要,
但是改回來 ...
很久沒去106,前天半夜偷跑去一下
還蠻好玩的說~~~~!!
作者:
lenin 時間: 2007-11-23 01:32 PM
原帖由
a491396076 於 2007-11-23 01

PM 發表
很什蓿]去一下
還蠻好玩的說~~~~!!
小RAY好久不見!
要去偷跑,
記得找一下!
改天要不要出來吃飯?
好久沒見到你了,
我跟Connie邀請你,
如果星期六有空的話,
一起來!讓我們請。
作者:
Rex 時間: 2007-11-23 01:36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3 13:32 發表
小RAY好久不見!
要去偷跑,
記得找一下!
改天要不要出來吃飯?
好久沒見到你了,
我跟Connie邀請你,
如果星期六有空的話,
一起來!讓我們請。
小Ray家離那兒也不遠呀!上次碰面在"出一張嘴"
這次也是燒肉!!一年見一次!!
作者:
急速快感 時間: 2007-11-23 01:38 PM
原帖由
drager 於 2007-11-23 04

AM 發表
大家看看不要鞭太用力
要跑的順與快
我認為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探討
就是駕駛技術和觀念與改裝配備
其中又以駕駛技術與觀念為從重要
就跟櫻木花道說的一樣 左手只是輔助
山路也是 改裝配備只是輔助 重點 ...
哇~~~~好精采的解說阿
雖然無緣加入ST這個大家族,不過還是很想享受在山道奔馳的快感,
我目前是馬六2.3的車,不知道這部車在是否適合在山道奔馳,
因為是新車所以一切原廠料.
以輪胎來說,原廠配RE050 215/45/17 WR的胎, 應該算是夠用吧?
真希望有機會可以參加山道狂奔,找回年輕時的快感.
不過可能要來場家庭革命才有機會吧....
作者:
Rex 時間: 2007-11-23 01:40 PM
原帖由
急速快感 於 2007-11-23 13:38 發表
哇~~~~好精采的解說阿
雖然無緣加入ST這個大家族,不過還是很想享受在山道奔馳的快感,
我目前是馬六2.3的車,不知道這部車在是否適合在山道奔馳,
因為是新車所以一切原廠料.
以輪胎來說,原廠 ...
隊友獅子的車就是馬六滴!南征北討數十回!
作者:
a491396076 時間: 2007-11-23 02:25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3 01:32 PM 發表
小RAY好久不見!
要去偷跑,
記得找一下!
改天要不要出來吃飯?
好久沒見到你了,
我跟Connie邀請你,
如果星期六有空的話,
一起來!讓我們請。
哈哈~~~感恩拉
我只有那天睡不著才偷偷跑去一下拉
現在一定都追不到你們拉~~~
星期六喔?你們約幾點?如果我在家的話
我是可以過去一下~~~
作者:
drager 時間: 2007-11-23 04:25 PM
Vortech水冷的機械增壓的M3 CSL有多快看一下就知道
[iframe]http://tw.youtube.com/watch?v=ZL7T9BD_Q3k[/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