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巴司卡原理與液體不可壓縮性質:
碟煞制動過程是:煞車拉桿或踏板->總泵->液壓油->各個分泵(卡鉗活塞)->各輪來令片->各輪碟盤->各個輪胎->制動(是將能量轉為摩擦能,摩擦後產生熱能,但熱能是不要的,太多就會造成過熱,所以電動車禍混合動力車有將煞車熱能回收再充電的裝置,可以節省能源)
若是同樣鼓煞也以煞車總泵推動液壓油,則其制動過程為:煞車拉桿或踏板->總泵->液壓油->各個分泵->煞車蹄片(來令片)->各輪煞車鼓->各個輪胎->制動(當然實際車上的制動過程包含許多零件如煞車分配器等,這裡只是簡要提到)
以制動力而言,同樣的輪胎大小,也就是有限空間下,鼓式煞車的制動力較碟煞好(力矩較大摩擦力也較大);以散熱效果而言,碟式煞車的效果較鼓式煞車佳;以安置空間而言碟式煞車較鼓式煞車優;以排水排污效果而言,碟式煞車的效果較鼓式煞車佳;以成本而言鼓煞較碟煞低。而碟煞車種可接受較大的碟盤變形量,鼓式煞車的煞車鼓則無法承受較大變型量,也就是煞車鼓失圓度不可以太大。
但是為何在機車上會覺得碟煞比鼓煞制動效果好,那是因為機車的碟煞都是用液壓缸去驅動液壓油的,較省力且可以產生較大壓力(若想知道去查吧,是利用巴司卡原理),而機車鼓煞通常是用手拉動鋼索並經由機構撐開煞車蹄片產生制動的,產生的制動力有限,當然效果較差。所以很多人會誤認為鼓煞的制動力比碟煞差其實這是錯誤的。
反觀大卡車上則極少見到用碟煞的車種,由於大卡車車身重量較重,煞車需要較大的制動力才可以停下來,因此採用煞車力較佳的鼓煞,但由於鼓煞散熱不佳,所以我們會常看到有些大卡車在路上會灑水出來,那不是尿也不是冷氣水,那是用來讓煞車鼓散熱的,以免煞車系統過熱,造成制動力下降。若要在大卡車輪上裝碟煞,可能輪胎要加大,用更大的碟盤和卡鉗,或是用雙卡鉗才有鼓煞的制動效果。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1007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