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 收藏
點閱數:3,813
[哈拉] 引擎篇---馬力與扭力
無頭像
   ㄚㄚ

250cc
文章 359
用戶失蹤天數 5925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與世無爭的淨土
發表於 2005-10-25 08:38 AM 
馬力與扭力,到底怎樣才算夠力
馬力與扭力這兩者之間,時常有人會搞不清楚,事實上馬力是一種功率,並不是力的單位,而扭力也不叫扭力,正確名稱應該是扭距;但是,不管知或不知,似乎很多人共同的想法------馬力跟扭力愈大愈好,這種性能的迷信或許已經根深蒂固,暫且不去討論,我們回到主題來談談馬力跟扭力。

馬力
馬力HP ( Horse Power ) ,簡單來說就是一匹馬的力量,在機械交通工具未被發明之前,人類對馬的依賴無所不在,因此人們總想知道在馬兒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於是大約200年前,英國人找了一匹馬來作測試,想測出馬的力量,測試的輔助器具還包括一組滑輪,以及一個重達1000磅的物體。測試的結果,在馬的強力拉行之後,該物體上升了33英尺,經過換算後得到一個數據,這匹馬的功率約550磅英尺/秒,從此馬力一詞被沿用至今。馬力的單位,可分為德制馬力kw ( DIN ) ,美制馬力 ( SAE ) ,以及日制馬力 ( JIS ),且由於公制與英制的不同,美制馬力是以ps / rpm 表示,而日本與我國同是公制國家,因此以ph / rpm表示,至於德制馬力則是以kw / rpm表示。假設三款不同計算單位的車子,都擁有100匹馬力,那麼德制馬力大於美制馬力,而美制馬力又略大於日制,但三者之間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換算,曾有人發明換算公式,但是因為出現誤差,所以尚未被普遍認同;此外,前幾年歐盟成立之後,歐盟也制定了( EU ),作為馬力的測試標準,成為第四種馬力計算單位。 RPM ( Rotary Per Minute ) 意指引擎每分鐘轉速,所謂的引擎轉速其實是曲軸的轉速,當油門加大,車速加快時,轉速就會跟著提高;每部汽車的儀表上都有個轉速表( 少數高檔摩托車也會有 ),轉速表上的紅線地帶,稱為紅線區, 也叫做超轉區,目的是為了提醒駕駛人,引擎轉速已經超過負荷,暫且放輕油門以策安全。

扭力
扭力,從字面上看來就是扭轉的力量,因為扭力並沒有向量位移,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扭距,但因長期以來都以扭力稱之,大家也就從善如流。所以,凡是接合某物體轉的力量,皆可稱為扭力,如手擰毛巾,或是用扳手旋緊螺絲,都可以算是扭力,因此用在汽車上,可以稱為扭力的,即在汽車的傳動過程中,處處都是扭力的表現。汽車的動力源,來自於曲軸的旋轉,與飛輪的加重力旋轉,這就是汽車扭力的源頭,再配合變速箱作各種不同扭力的變化,而前面所提到的馬力,就是扭力之後的最大功率,因此很明顯的,我們可以從汽車型錄上得知,隨著轉速的增加,當車子的最大馬力爆發出來後,最大扭力早已經出現了!照常理來說,馬力愈大,扭力也會跟著變大,但是相同馬力的車子,扭力未必相同,甚至有可能相差甚大,還有,一般汽車與貨卡車相較,貨卡車動則上萬的排氣量,但數百的馬力實在不成比例,甚至有時會低於中小型跑車,不過扭力方面卻又大的驚人;這是因為貨卡車的負載大, ( 也許是貨物,也許是人的運輸 ) ,需要強大的扭力讓車子移動,因此貨卡車的訴求不在於馬力大,只求運送物能安全到達。前面有提到,當最大馬力爆發出來後,最大扭力早就已經出現過了,因此汽車的最大扭力通常是出現在中低速的時候,而最大馬力往往在中高速之後才會出現;我想大家國中時代都應該有上過理化課吧,機械能的功率,總是有一好就沒兩好,省時就費力,省力則費時,因此當車子遇到上坡時會降低檔,就是為了獲得較大的扭力衝上斜坡,坊間駕訓班也有一項上坡起步的測驗,同樣是要降檔之後再前進,如果只是一眛的猛踩油門,不但會卡在斜坡上,還有往後退的可能;因此從這之間,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低速看扭力,高速看馬力,雖不能說絕對,不過大部分的車子皆是如此。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