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製造日期
輪胎胎壁上會有類似鋼印蓋上的四位數字
例如: 4504
末兩碼04代表04年(西元年)
前兩碼45代表第45週生產
所以標示4504的輪胎約在04年11月時生產製造,
所以你可以藉由這些數字看看你要買的輪胎是不是庫存胎
另外,輪胎距製造日期如果超過6年,就不建議使用了....
所以製造日期是很重要的.....
2.性能:
溫度、車速、負載便是造成輪胎爆胎三項最重要原因,而所有輪胎出廠前都必須通過溫度、車速、負載等安全測試,測試等級也都清清楚楚地標示在胎壁上。
輪胎安全性上最大的敵人就是內部溫度的累積。輪胎溫度等級(temperature rating)分成A、B、C三級,以最低的C等級來說,輪胎必須能通過在測試機台上以50英哩時速(80km/hr)連續行駛兩小時,再以75英哩時速(120km/hr)連續行駛半小時,80英哩時速(128km/hr)連續行駛半小時,再將車速提高到85英哩(136km/hr),再連續行駛半小時。這項測試標準是1968年訂定的,這些測試速度、時間有什麼道理,我也查不出來,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嚴苛,交通順暢時高速公路台北高雄跑一趟,大概就超過這個測試標準的模式了。輪胎最起碼的C級溫度等級是如此,要達到B級或A級,輪胎自然必須能通過以更高時速行駛更長時間的測試。
輪胎速度等級(speed rating)的標示有S、T、H、Z四個等級,是表示這只輪胎可以承受最大的安全速度而不會爆胎,S級是112mph(179km/h),T級是118mph(189km/h),H級是130mph(208km/h),Z級是149mph(238km/h)。噢,用238公里的時速開車是絕對不安全的,您大概也不太可能飆到這個車速,不過使用等級高的輪胎自然能給車主較大的安全餘裕。
每一只輪胎也會標示其負載等級(load rating),也就是其可承受不會爆胎的最大重量,例如負載等級92的輪胎可以承受最大重量為635公斤。負載等級越高的輪胎越強壯、越耐重,基本的要求是輪胎負載等級必須超過車主手冊上標示的汽車最大載重。
這三個測試等級看似有些關連,不過輪胎專家一再強調這三種特性是完全獨立的,也就是說一只輪胎可能有很高的速度等級,但是溫度等級卻很低。
除了這三項和爆胎直接相關的安全測試等級之外,另外兩項和安全性有關的輪胎標示為循跡性等級(traction rating)和胎紋磨耗等級(tread-wear rating)。循跡性等級是輪胎在溼滑路面上防滑測試的結果,有AA、A、B、C四個等級、最好當然是AA。胎紋磨耗等級是要告訴您經過標準測試後輪胎胎紋的壽命,基準標示數字是100,胎紋磨耗等級200的輪胎壽命是等級100輪胎的兩倍。
大部分車主都不會太注意他們的輪胎屬於哪個等級,反正原廠裝置或者有聽過廠牌名字的輪胎,大概就錯不了。然而值得提醒您注意的是,Bridgestone/Firestone這次召回輪胎中,福特Explorer上裝置的型號Wilderness AT的輪胎,溫度和速度等級便都是最低的,循跡性等級也只是中等而已。
另外一個問題是,即使在美國,輪胎上安全等級標示的正確性,也沒有經過政府單位長期性的監督或抽檢,輪胎廠商的安全等級標示是不是完全可以相信,消費者也只能相信輪胎廠商有足夠的道德感,不至於在這種性命交關的事情上開玩笑。
OK,所以您在選購輪胎或者購買新車時,就必須先注意輪胎的安全等級標示。日常行車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保持適當的胎壓是車主很重要的工作,在所有影響輪胎爆胎的原因中,胎壓不足造成輪胎內部熱的累積,導致整體結構破壞,是主要、最常見的原因。輪胎胎壁上都會標示最大胎壓數字,單位是每平方英吋多少磅(psi),不過一定要澄清的是這個數字只是輪胎可以承受不會爆胎的最大壓力,車廠的車主手冊對適合特定車種的的胎壓通常會有另外的標示,例如前面提到福特汽車公司Explorer SUV輪胎胎壓標示,就比Firestone輪胎廠最大胎壓標示低25%。有人因此而質疑是否福特公司標示胎壓過低,間接也造成輪胎容易失效,也有人主張將胎壓打到最高,能更延長輪胎壽命,不過汽車廠則是堅持車廠的胎壓標示考量了特定車種整體懸載系統設計,才是最適當的壓力數字。
老經驗的輪胎師傅會告訴您,儘管輪胎十分氣密,輪胎胎壓大約每個月會掉1磅(1 psi),因此標準操作手冊上都會要求車主經常在冷車時目視觀察輪胎是否飽滿,且至少每一個月實際量測胎壓一次。
注意這裡有另一個關鍵詞,“冷車”。所謂“適當的胎壓”,不管是車廠標示或是輪胎廠標示,都假設環境溫度是20度,然而空氣熱脹冷縮的效果非常明顯,輪胎有一定體積,溫度升高時輪胎空氣體積膨脹不起來,便轉而表現在壓力的升高。一般來說溫度每升高5度左右,輪胎壓力就會升高1 psi,意思是您如果熱車、大白天、輪胎環境溫度35度時,將輪胎胎壓打到26 psi,到了晚上、冷車、輪胎環境溫度20度時,輪胎胎壓大概就只剩23 psi了。
對於SUV、卡車等載重較重的車輛、或者您預期要做激烈越野行駛時,保持適當的胎壓更為重要,在高負載、極限狀況下行駛,即使只是輕微胎壓不足,都可能產生、累積大量額外熱量,造成爆胎危險。另外車子本身的轉向及懸載系統的校調也對輪胎安全性有相當影響,定位不好也會造成輪胎內部更多熱的累積及更快速磨耗。
除了胎壓之外,胎紋磨耗也是車主必須經常觀察的重點,首先要注意胎紋磨耗是否均勻,如果有一側胎紋磨耗比另一側快,或輪胎上有一塊特定區域磨耗比其他部份快,通常便是代表輪胎沒有保持適當胎壓、車輪定位有問題、或者輪胎內部有破壞。講究一些的話,還會建議車主每一萬公里把四隻輪胎前後左右輪換一下,以避免不均勻的胎紋磨耗。胎紋磨耗到2mm左右,大約是一個十元銅板的厚度,便一定要更換,如果經常高速、高負載、或在溼滑路面駕駛,還得更提早更換輪胎。
對輪胎目視檢查之外,車主也不妨用手沿著胎紋、胎壁表面一路觸摸下去,感覺看看是否有外力造成的切孔或剝落區域,或者因為輪胎內部結構破壞、受到內部空氣壓力腫起像是靜脈瘤的區域,這些脆弱區域往往也最容易造成爆胎。
談了這麼多,但如果您開車時真的還是不幸發生爆胎,該怎麼辦呢?
不要驚慌,穩住方向盤,放鬆油門,不要驚慌,逐漸減速,以正常的方式變換車道至路肩,不要驚慌,輕踩煞車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