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5,後15
也是設定在相差10段,山道上過彎相當優異,後輪的談跳少,
以山道上直線時速140以內,
入彎前時速降至80左右入彎,側傾少很多,至少不感到危險,
可能是因為前後組尼設定差距比較大,所以後輪在彎中談跳相當低。
走快速道路時,稍微有些顛,但是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時速近200的平路很OK,但是顛波路面就不知道了,
後來又調整成前21,後11,
比前16、後8的段數再拉開些,
整體的協調度,不會死硬。
大概的綜合心得如下,
如果要講究舒適的話,前後阻泥越接近時,車身的彈性越低,
也就是說,前後都一起硬時,全車就會硬梆梆的,很不舒服,
因此,
前後的彈簧公斤數是5:3的話,
阻泥設定若在5左右,都會失去舒適度與Q度,
都調太軟時,車會晃,
都調太硬時,失去Q度,
兩者都會不舒服。
阻泥設定差距在10左右時,會比較舒服,後輪的彈跳會被車頭的比例配置吸收。
例如說:前18、後8,前20後8,前20、後10,前21、後11,前25、後15,
大概在這個阻泥段數的差距,都會得到一定的協調度,雖然越調越硬,但是不太跳。
後面段數越高,前面段數調太軟,反而會形成過跳,
操控性不見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