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歐洲行第五站:義大利‧羅馬(Roma)‧梵蒂岡(Vaticano)
第五站 - 義大利‧羅馬(Roma)‧梵蒂岡(Vaticano)
#1 特米尼車站(Stazione di Roma Termini)是羅馬市的主要鐵路車站,歐洲最大的車站之一,總共擁有29個月台,每年旅客人次超過1億5000萬人。 #2 遺跡在市區和近代建築物並存,一些未開放觀光的遺跡成了貓的天堂。 #3 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羅馬競技場(Colosseo)最外圈的迴廊,在這邊排隊買票進場,總覺得好像巨型的乳酪。 #4 羅馬競技場(Colosseo)充滿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克,部份區域要加錢買導覽服務才能前往。 #5 基本結構和現在的運動場幾乎沒多少差異,而當初打鬥場地的地板是木造的當然無法保存到現在。 #6 當初木底板的下方保留了挑高的空間和通道,準備了許多機關(像演唱會有升降舞台之類的...)。 #7 天氣好的時候熱得讓人想起台灣,只是天空比較藍。 #8 局部整修中的競技場,圖中右側的鷹架是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不見有人在施工。 #9 提圖斯凱旋門(Arch of Titus)是大理石單拱凱旋門,也是16世紀以後許多凱旋門仿效的對象,最著名的就是巴黎那座。在門上描繪的耶路撒冷聖殿7個分支的燈台形象,被用作以色列國徽。 #10 維托里亞諾(Vittoriano)是紀念統一義大利的第一位國王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前方圓環上的草皮也重植了和義大利國旗相同顏色的植物,據導遊的說法是代表了紅醬、白醬、青醬....(誤)。 #11 維托里亞諾(Vittoriano)是用布雷西亞的純白大理石建造,中央是巨大的埃馬努埃萊二世騎馬雕像,高處有著兩尊雙輪戰車上的女神維多利亞雕像。 #12 路旁迷人的雪鐵龍老車。 #13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旁街道的夕照 #14 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北側的人民門即羅馬城牆的弗拉米尼亞門(北門),在鐵路時代以前此處是旅行者抵達羅馬時首先看到的景色,過去數百年間,人民廣場曾是公開執行死刑的地方,最後一次是在1826年。廣場上有兩座極為相似的教堂比鄰而立:奇蹟聖母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和聖山聖母堂(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 #15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亦名聖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聖彼得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由青銅製成的祭壇下方據說正是十二門徒之一的彼得(天主教譯伯多祿或伯鐸,,拉丁語:Petrus)的墓地。 #16 聖彼得寶座(Cattedra di San Pietro)是貝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17 瑞士近衛隊(Guardia Svizzera Pontificia)於1506年由教宗儒略二世建立,為保護梵蒂岡教廷和教宗本人的僱傭兵組織,隊員原本為受雇於保護君主的傭兵,而漸漸轉變為專屬於梵蒂岡城國的近衛隊性質的雇傭兵組織。 #18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與它正前方的聖天使橋(Ponte Sant'Angelo),橋上通道兩旁滿是外來移民在擺地攤。 #19 萬頭鑽動的萬神殿(Pantheon),維基百科有以下的記錄: 對萬神廟真正的破壞是在16世紀中葉,當教廷準備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時,教宗烏爾班八世將門廊天花板上的鍍金青銅板拆下來熔化,用來建造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上的天蓋,以及聖天使城堡的80門大炮。 不過義大利人最終還是報了仇:在為義大利第一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造墓時,人們特地熔化了聖天使城堡的一尊大炮來做墓地裝飾,象徵性地奪回了萬神廟的青銅。 #20 就是那個光 #21 台伯島(Isola Tiberina)上的不期而遇 #22 圍起鷹架卻沒人施工的羅馬競技場 #23 羅馬的街角 #24 過去‧現在‧未來 #25 聖若望及保祿堂(Santi Giovanni e Paolo),領此堂銜的樞機曾有兩位後來成為教宗:洪諾留三世和庇護十二世。話說這座塔也是斜的! 但是這裡不是比薩(Pisa).... #26 古羅馬人特別喜愛的拱形門廊 #27 羅馬Caracalla浴場遺跡旁的運動場,不曾想像過的大樹在運動場中間和運動場共存 -- 2013的歐洲之旅也在羅馬畫下句點,從羅馬達文西機場搭機返台(返回現實),感謝大家點閱。 | ||||||||||
|